
李花說,辦教育是天底下最累但也最幸福的事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楊東華/攝
2017年2月28日早上,香港聯(lián)交所的金鑼前,李花和父親李光宇一起舉起了手中裹著紅綢的鑼槌。
從2001年創(chuàng)辦鄭州市宇華實驗學校(原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到如今擁有29所學校、近10萬在校生、覆蓋從幼兒園到大學各領域的民辦教育集團,宇華教育僅用了17年的時間。
“當”,金鑼響起,一位29歲的香港上市公司CEO誕生。
【人物名片】
李花 31歲 宇華教育集團CEO
一句話評價:
明明是個企二代,卻努力得像個創(chuàng)業(yè)者。
【個人感悟】
很榮幸,我們家族四代人,見證了民辦教育從無到有,再到繁榮興盛。
四代從事教育,讓我得出一個結論,教育沒有捷徑,唯一的“秘訣”就是身教重于言傳。
父親對我如此,我對孩子如此,宇華的老師對學生也是如此。
或許,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傳承。
第一印象
身價不菲的“85后女總裁”,有股創(chuàng)業(yè)者的勁兒
工作以外,素面朝天,穿簡單的衣服,送娃上幼兒園,陪娃讀繪本——坐擁65億元身家的“85后女總裁”李花的日常生活,與普通的85后媽媽別無二致。
走進宇華教育的辦公樓,辦公室里31歲的李花,穿了條簡單的藍裙,配黑色打底,頭發(fā)清爽自然地披著,輕聲問:“現(xiàn)在開始嗎?”
作為河南首家赴港上市民辦教育公司宇華教育的CEO,李花管理著這家擁有29所學校、近10萬在校生的民辦教育龍頭企業(yè),各類出差、會議塞滿了她的日程表。
盡管身價不菲,但“企二代”李花身上有一股創(chuàng)業(yè)者的“勁兒”。
就連她的父親,宇華教育創(chuàng)始人、董事局主席李光宇也這么認為,“跟她同齡的很多孩子還在談戀愛、想著法子玩兒,就她天天苦哈哈地工作。”
隨后,李光宇又補充:“不過她樂在其中。”
成長之路
從小到大粉條都沒買過,沒想到先學會了買鋼筋
與許多“企二代”不同,在“接班”的問題上,李花沒有任何糾結和猶豫。家庭的耳濡目染,讓李花從小就對父親的事業(yè)充滿了認同感,“辦教育是天底下最累但也最幸福的事。”于是,2009年從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yè)后,李花“樂呵呵地就跑回宇華來干活了”。
學管理必須先到基層。本著這個理念,李花先去宇華實驗中學的校辦公室,從接電話這樣的簡單工作練手。接下來的一年里,她先后輪崗到學校的教務處、學生處,以及集團旗下大學的團委辦公室,并兼任了大學的班主任和選修課老師。
2010年7月,李花被父親調到集團總部,正式進入董事會。李光宇把基建管理交給了她,對于一個剛剛23歲畢業(yè)于哲學系的姑娘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長這么大連粉條都沒買過,沒想到先學會了買鋼筋。”李花說,接下來的日子里,見過各種各樣的坑,也吃了大大小小的虧。
每干好一個活,自信就長出一寸。從采購開始,后勤、財務、人資、德育、教學、外聯(lián)等一塊塊的業(yè)務也都被她接下來。李花說,成長都是這樣被逼出來的。
關鍵一年
從啟動上市計劃到遞交文件,她的速度令港股市場側目
2017年,29歲的李花,怎一個“累”字了得。
鄭州、香港、北京、長沙……幾地的往返奔波,一天N場會議,對于李花而言是家常便飯。上市前最忙的時候,她連續(xù)幾天開會到凌晨三四點;飛去國外出差,三天四個國家,一天兩個城市,往往還沒來得及倒時差,就收拾行裝趕往下一站。
“一上飛機關了手機就睡,因為那可能是旅途中唯一能休息的時間。”李花回憶說。
從啟動上市計劃到遞交文件僅用了五個半月,宇華嚴格按照時間表完成了上市的每一步,速度令整個港股市場為之側目。
究其原因,除了中介機構的完美配合之外,還在于宇華強大的執(zhí)行力。李花回憶道:“任務一旦布置下去,說什么時候完成就能什么時候完成,絕不拖延,沒有一個人掉鏈子。”
截至2018年11月,宇華教育上市已經(jīng)21個月。這其中最大的動作,是2017年12月28日,他們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以14.3億元的價格實現(xiàn)了對湖南涉外經(jīng)濟學院的并購。
談判時間緊張,競爭激烈,回憶起那段時光,李花仍清楚地記得父親給了她莫大的鼓勵和支持:“在最關鍵的時刻,他對大局的清晰判斷和對我的高度信任,幫助我撥開迷霧,堅定了信心。”
夙興夜寐
每天讀10萬字工作日志,工作到生娃的前一天
穩(wěn)健的發(fā)展背后,是由李花主導的管理升級。
比如,“條形碼”管理資產(chǎn),學校一件物品什么時候買的、中間修過幾次,掃碼就能一目了然。“大數(shù)據(jù)、信息化,同樣適用于現(xiàn)代化教育管理的升級。”李花談道。
每天的工作很忙,可是每天早上8點,李花就準時坐到辦公室,瀏覽完近10萬字的中層干部工作日志,接下來便是各種各樣的會議、電話,往往直到深夜工作才能結束。即便是懷孕,也是工作到生產(chǎn)的前一天。
1987年出生的李花笑說自己是白羊座,再難再累,一覺醒來又是像打了雞血一樣戰(zhàn)斗力爆表。不過只要有時間,她就會牽著自家3歲的女兒,一路走著送娃上學,一如每天接送孩子的普通媽媽,這大約也是她最休閑的時光了。
回憶起童年時光,李花覺得那時候父親的教育方法就跟別人不太一樣。“我爸從沒打過我。犯了錯誤,他會坐下來跟我面對面談話,那種尊重、平等、嚴肅的氣氛,比打一頓效果還好。”時至今日,父女倆依然親密無間,工作中并肩作戰(zhàn),生活中無話不談。
“教育沒有捷徑。”李花認為,“唯一的‘秘訣’就是身教重于言傳。”
來源:河南商報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宋曉珊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