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楊桂芳/文 采訪對象供圖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光宇用“欣慰”來形容自己履職以來的感受。
履職以來,他提出的“禁止智能手機進校園”、“增加教育經費投入,加強農村學校建設”、“推動獨立學院建設為應用技術型大學”、“嚴禁學校將布置、檢查、批改學生作業的工作直接或變相地轉移給家長”等建議,均已被相關部門采納和落實;他連提三次的支持太極拳申遺的建議也已成真。
今年,這位務實的企業家代表,將目光瞄向了提升高等教育入學率和微調高考時間上。全國兩會開幕前,河南商報特別報道“問道河南新經濟”對李光宇進行了專訪。
【談教育強國:建議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到,二?三五年,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有哪些方式、思路可以朝著這個目標邁進?
李光宇認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是教育強國的重要指標,應當進一步提升。

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光宇
據教育部2020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1.6%,正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2019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3.01萬所,在校生2.82億人,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但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規模,仍遠不能滿足建成教育強國目標下的實際需求。”李光宇說,預計到2035年,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需達到65%以上,高等教育學位需新增1500萬個,才能“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進入世界第一方陣前列”的目標。

山東英才學院
李光宇認為,一是必須抓緊進一步擴大本專科招生規模,同時加快新設本專科院校;二是應加強對民辦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凸顯社會力量辦學在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中的作用。
在實現途徑上,李光宇提到,第一是繼續進行高校擴招,繼續新增普通本專科學位數,在進一步擴大本專科招生規模的同時,加快新設本專科院校。第二是在擴招中,堅持“本科為主,質量平衡”的原則,堅持優先發展本科高校,擴招本科學位。第三是要大力支持民辦高等教育發展,具體措施包括但不僅限于鼓勵新設民辦普通本專科院校;鼓勵社會力量通過獨立學院轉設、民辦專科院校升本等多種形式實現高等教育擴招升級;在分配招生計劃時向民辦本科高校傾斜等。
【談教育事業:“十四五”期間宇華將立足高等教育】
李光宇是宇華教育集團的董事長。宇華教育是一個創辦20年,從河南走出來的集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學前教育于一體的民辦教育巨頭。
在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期間,宇華教育實現了赴港上市、挺進海外等系列目標。如今,鄭州工商學院、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山東英才學院三所高校和泰國斯坦福國際大學一起成為了宇華教育在國內外高等教育板塊的軍團。

泰國斯坦福國際大學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到,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李光宇提到,進入2021年,宇華教育也將走進下一個20年。在“十四五”期間,宇華教育會繼續長足發展高等教育板塊的業務,努力將旗下大學打造成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
“這就需要一方面發揮集團化管理優勢,提升辦學水平,為民辦高等院校的發展助力。”李光宇說,另一方面繼續深耕河南,做精做強集團旗下中小學,落實國家基礎教育改革要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談職業人才:河南可多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2021年1月,《中共河南省委關于制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到,打造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

鄭州工商學院
李光宇對職業教育未來頗為關注。他認為,河南要實現“打造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目標,要繼續加大產教融合力度,除了繼續加強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的工作外,應該同步開展省級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培育工作,試點建設一批產教融合型行業、企業和院校;同時要全面推行“訂單式”培養、現代學徒制、企業新型學徒制等創新型培養模式,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使培養出來的職業教育人才能充分符合和滿足市場的需求。另外要鼓勵職業教育集團化、聯盟式發展,實現資源共享、以強帶弱、優勢互補。
現實中,一些省份正在嘗試創新職業教育發展的途徑,比如積極結合本身產業結構、調整職業教育培養方向并取得不錯的成績。李光宇認為這些都是可以參考的案例。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河南省是農業大省,職業教育發展方向,應側向農業發展需求,可以多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新型職業農民,來助力河南的經濟發展。”李光宇說。
【談文化強省:年輕人應讓傳統文化站“C位”】
今年河南春晚出圈,“唐朝小姐姐們”一路穿越“唐宮夜宴”,驚艷無數網友,李光宇也仔細看了節目。
作為中原文化、歷史優秀文化的擁躉,李光宇在2018年的全國兩會上曾建議:創新宣傳形式,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火”起來。
李光宇認為,不論是“唐宮夜宴”還是“元宵奇妙夜”,都是既返璞歸真,又生動活潑,既能“高大上”地展示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又能“接地氣”地讓年輕網民從內心接受和喜愛。
他提到,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是我們河南的強項,河南不僅有建設文化強省的現實需要,更肩負著為國人提高文化自信做貢獻的歷史責任。
“這種‘年輕人+互聯網”的組合,可以說是找到了‘建設文化強省’的一種正確打開方式。有了年輕人的參與,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出圈站‘C位’。”李光宇說。(編輯 施尚景 劉夢鴿)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光宇用“欣慰”來形容自己履職以來的感受。
履職以來,他提出的“禁止智能手機進校園”、“增加教育經費投入,加強農村學校建設”、“推動獨立學院建設為應用技術型大學”、“嚴禁學校將布置、檢查、批改學生作業的工作直接或變相地轉移給家長”等建議,均已被相關部門采納和落實;他連提三次的支持太極拳申遺的建議也已成真。
今年,這位務實的企業家代表,將目光瞄向了提升高等教育入學率和微調高考時間上。全國兩會開幕前,河南商報特別報道“問道河南新經濟”對李光宇進行了專訪。
【談教育強國:建議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到,二?三五年,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有哪些方式、思路可以朝著這個目標邁進?
李光宇認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是教育強國的重要指標,應當進一步提升。
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光宇
據教育部2020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1.6%,正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2019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3.01萬所,在校生2.82億人,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但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規模,仍遠不能滿足建成教育強國目標下的實際需求。”李光宇說,預計到2035年,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需達到65%以上,高等教育學位需新增1500萬個,才能“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進入世界第一方陣前列”的目標。
山東英才學院
李光宇認為,一是必須抓緊進一步擴大本專科招生規模,同時加快新設本專科院校;二是應加強對民辦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凸顯社會力量辦學在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中的作用。
在實現途徑上,李光宇提到,第一是繼續進行高校擴招,繼續新增普通本專科學位數,在進一步擴大本專科招生規模的同時,加快新設本專科院校。第二是在擴招中,堅持“本科為主,質量平衡”的原則,堅持優先發展本科高校,擴招本科學位。第三是要大力支持民辦高等教育發展,具體措施包括但不僅限于鼓勵新設民辦普通本專科院校;鼓勵社會力量通過獨立學院轉設、民辦專科院校升本等多種形式實現高等教育擴招升級;在分配招生計劃時向民辦本科高校傾斜等。
【談教育事業:“十四五”期間宇華將立足高等教育】
李光宇是宇華教育集團的董事長。宇華教育是一個創辦20年,從河南走出來的集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學前教育于一體的民辦教育巨頭。
在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期間,宇華教育實現了赴港上市、挺進海外等系列目標。如今,鄭州工商學院、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山東英才學院三所高校和泰國斯坦福國際大學一起成為了宇華教育在國內外高等教育板塊的軍團。
泰國斯坦福國際大學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到,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李光宇提到,進入2021年,宇華教育也將走進下一個20年。在“十四五”期間,宇華教育會繼續長足發展高等教育板塊的業務,努力將旗下大學打造成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
“這就需要一方面發揮集團化管理優勢,提升辦學水平,為民辦高等院校的發展助力。”李光宇說,另一方面繼續深耕河南,做精做強集團旗下中小學,落實國家基礎教育改革要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談職業人才:河南可多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2021年1月,《中共河南省委關于制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到,打造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
鄭州工商學院
李光宇對職業教育未來頗為關注。他認為,河南要實現“打造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目標,要繼續加大產教融合力度,除了繼續加強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的工作外,應該同步開展省級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培育工作,試點建設一批產教融合型行業、企業和院校;同時要全面推行“訂單式”培養、現代學徒制、企業新型學徒制等創新型培養模式,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使培養出來的職業教育人才能充分符合和滿足市場的需求。另外要鼓勵職業教育集團化、聯盟式發展,實現資源共享、以強帶弱、優勢互補。
現實中,一些省份正在嘗試創新職業教育發展的途徑,比如積極結合本身產業結構、調整職業教育培養方向并取得不錯的成績。李光宇認為這些都是可以參考的案例。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河南省是農業大省,職業教育發展方向,應側向農業發展需求,可以多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新型職業農民,來助力河南的經濟發展。”李光宇說。
【談文化強省:年輕人應讓傳統文化站“C位”】
今年河南春晚出圈,“唐朝小姐姐們”一路穿越“唐宮夜宴”,驚艷無數網友,李光宇也仔細看了節目。
作為中原文化、歷史優秀文化的擁躉,李光宇在2018年的全國兩會上曾建議:創新宣傳形式,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火”起來。
李光宇認為,不論是“唐宮夜宴”還是“元宵奇妙夜”,都是既返璞歸真,又生動活潑,既能“高大上”地展示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又能“接地氣”地讓年輕網民從內心接受和喜愛。
他提到,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是我們河南的強項,河南不僅有建設文化強省的現實需要,更肩負著為國人提高文化自信做貢獻的歷史責任。
“這種‘年輕人+互聯網”的組合,可以說是找到了‘建設文化強省’的一種正確打開方式。有了年輕人的參與,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出圈站‘C位’。”李光宇說。(編輯 施尚景 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