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東站到了”。
2021年央視春晚小品《開往春天的幸福》帶紅了鄭州東站。鄭州東站的走紅,是鄭州乃至河南鐵路交通樞紐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河南“米”字形高鐵網的最后一筆——鄭濟鐵路鄭 濮(陽)段也即將開通,鄭州將成為全國第一個落成“米”字高鐵的城市。
”米“字形高鐵落成后,軸線城市將如何發展?河南還有哪些鐵路項目值得期待?河南的“大樞紐”何時“到站”?這些問題的答案將在“十四五”時期一一揭曉。
河南鄭州,鄭州東站
【“鄭州東站到了”火遍全國】
“鄭州東站到了,我要下車了。”
在2021年央視春晚小品節目《開往春天的幸福》里,倪妮說的這句話,使得鄭州東站當即就刷屏了朋友圈,沖上微博熱搜。網友紛紛表示要去鄭州東站接倪妮,也有人封鄭州東站為“2021年脫單圣地”、“牛年第一網紅車站”。鄭州東站許多工作人員也紛紛表示,以自己是鄭州東站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幸福。
在鄭州東站西廣場,來往的旅客絡繹不絕,舉著手機留影的乘客隨處可見。隨后,在他們的微信朋友圈抑或抖音視頻里,“鄭州東站我已到站”,“鄭州我來過”……就彌散開來。鄭州東站成了鄭州的城市名片和地標建筑。
鄭州東站。
“鄭州東站的走紅,并非偶然。”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站副站長何少杰認為,鄭州東站走紅,很大程度上是以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全國旅客的口碑。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鄭州東站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客運服務提質,在全國鐵路處于先行探索位置,有不少兄弟單位來參觀學習。
現如今,鄭州東站以及鄭州,已經成為國內重要的鐵路客運樞紐。據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客運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快速搶運醫務人員和防疫物資,加強國計民生物資運輸組織;加強與地方政府和大型企業的溝通聯系,定制務工人員專列,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提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熱門方向的運輸能力;依托管內旅游資源,積極開行旅客專列。2020年,全年累計發送旅客9693萬人,超年計劃1375萬人;2021年預計完成旅客發送量1.4億人。
鄭州北編組站。
【鄭州北站也越來越忙了】
鄭州東站火了,鄭州北站也沒閑著。
“作為‘路網心臟’的鄭州北站越來越忙了。”說這話的,是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北站調度車間副主任郅慧。
鄭州北站是貫通我國華北、華東、西北、西南的重要交通樞紐,承擔著南來北往、東來西去的貨運列車分解、編組重任。數據顯示,鄭州北站日均辦理貨物列車2萬余輛,平均不到8分鐘就接發一趟列車,是亞洲最大的貨運編組站,被譽為“路網心臟”。
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北站調度車間副主任郅慧
郅慧認為,鄭州北站越來越忙,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
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提出了大宗物流由公路運輸轉向鐵路運輸,當時鐵路總公司提出全路增加2億噸的目標任務。 經過換算,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需要增運3000 萬噸,對于鄭州北站來說,日均辦理增加 2000輛左右。
今年,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鐵路貨運增量行動將繼續以大宗貨物為主攻方向,提高多式聯運發展質量,全力促進“公轉鐵”運輸。同時,健全完善貨運營銷體系,穩定大客戶運量,主動服務煤炭、發電、冶煉、糧食等重點行業發展。
另一方面,隨著河南米字形高鐵逐一落地, 高鐵出行占比越來越大,普速鐵路運力被釋放出來。加上鐵路市場化改革的推進,這都為普速鐵路開行更多貨車創造了有利條件。
據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貨運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有效應對疫情的沖擊,鐵路鄭州集團公司深入落實“以貨補客”總體要求和階段增量推進計劃;充分利用國家“公轉鐵”和國鐵集團階段性減半收費的政策紅利,積極開展貨運營銷;抓住“冬煤保供60天”專項行動的有利時機,扎實開展煤炭運輸。2020年貨物發送量完成17206.4萬噸,同比增加150.2萬噸,其中零散貨運量完成3067萬噸,同比增加246.5萬噸;2021年預計貨物發送量 1.755 億噸。
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北站調度車間副主任郅慧
在郅慧看來,鄭州北站日漸繁忙,也是河南乃至全國高鐵網絡日漸完善的一個縮影。 她也期待著更多高鐵線路在河南大地上徐徐鋪展開來。
【鄭州將成為全國第一個落成“米”字高鐵的城市】
從2010年鄭西高鐵開通至今,以鄭州為中心的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已經開通運營京廣、鄭徐、鄭渝、鄭阜、商合杭,太焦鐵路。“米”字形高鐵最后一筆的點撇——鄭濟鐵路鄭 濮(陽)段,計劃將于今年開通。
在全國鐵路網更新升級的大潮中,提出建設“米”字形高鐵建設的并不止河南鄭州。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經有北京、深圳、杭州、合肥、長沙、蘭州、南昌、西安、武漢、重慶、成都、貴陽、南寧等十幾個城市,提出“米”字形高鐵規劃。縱觀全國”米“字形鐵路,河南是最接近完成的一個,僅剩“一撇”。
以鄭州為中心的河南“米”字形高鐵網是2012年11月國務院批復《中原經濟區規劃》中明確的重大工程,就是在京廣和徐蘭“十”字形高速客運通道的基礎上,建設鄭州至萬州、鄭州至濟南、鄭州至合肥、鄭州至太原4條高鐵線路。
在新時期鐵路網中,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呈出覆蓋中部、輻射全國的態勢。“米”字形高鐵網全面建成后,將把鄭州推向我國第一高鐵樞紐的重要位置,形成輻射全省省轄市的1小時經濟圈,高效連接周邊省會城市的2小時經濟圈,通達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時經濟圈。
河南鄭州,北編組站即將駛出的高鐵
【“米”字形高鐵軸線城市如何發展?已有答案】
2021年初,《中共河南省委關于制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出爐,河南將增強鄭州國家中心城市龍頭帶動作用,統籌推進鄭州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開放門戶,鞏固提升洛陽副中心城市地位,推動洛濟深度融合發展,深化洛陽與平頂山、三門峽、焦作合作聯動。
對于該發展目標,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將發揮怎樣的作用?在2017年上半年發布的《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就已經明確,依托“米”字形綜合交通網絡,增強沿線城市輻射帶動能力,促進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聯動發展,打造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現代產業和城鎮密集帶。
沿隴海發展主軸:發揮陸橋通道優勢,提升鄭州、洛陽、 開封、三門峽“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節點城市功能,增強運城、商丘、淮北、宿州、菏澤等沿線節點城市經濟人口承載能力,聯合打造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有色金屬、生物醫藥、能源化工等產業集群,形成具有較強實力的先進制造業和城鎮集 聚帶,強化對新亞歐大陸橋國際經濟走廊的戰略支撐作用。
沿京廣發展主軸:依托京廣通道,發揮鄭州的輻射帶動作用,提升邢臺、邯鄲、安陽、鶴壁、新鄉、許昌、漯河、駐馬店、信陽等城市集聚能力,引導食品加工、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精品鋼鐵、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現代家居等產業加快集聚,打造溝通南北的城鎮產業密集帶,密切與京津冀、長江中游 城市群等的聯系。
濟南—鄭州—重慶發展軸:依托鄭(州)濟(南)、鄭(州)萬(州)高速鐵路建設,加速形成綜合運輸通道,強化聊城、濮陽、平頂山、南陽等節點城市和沿線中小城市支撐作用,培育發展裝備制造、能源化工、特色輕工等產業,形成對接成渝 城市群、溝通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城鎮發展帶。
太原—鄭州—合肥發展軸:加快鄭(州)合(肥)、鄭(州)太(原)高速鐵路、跨區域高速公路和城際快速通道建設,推動長治、晉城、焦作、濟源、周口、阜陽、蚌埠等城市擴容提質,加快裝備制造、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生物醫藥、汽車及零部件等產業集聚發展,構建連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山西中部城 市群的城鎮和產業集聚帶。
鄭州東站
【“米”字形高鐵落成后,河南鐵路建設藍圖應該怎么畫?】
“十四五”時期,河南省將構建便捷暢通的綜合交通體系,建設鄭州國際交通門戶樞紐和洛陽、商丘、南陽全國性交通樞紐,加快“米”字形高鐵向多中心網絡化發展。
“鄭州早期就是被火車拉來的城市,它就是因為火車而生,因為火車而長,因為火車而發展。”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長、研究員,省政府參事,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張占倉這樣評價鐵路對鄭州發展所做的貢獻。
從鄭濟鐵路的開建起,河南鐵路建設就踏入了“后米字時代”,“米”字高鐵建成后,河南鐵路建設未來藍圖怎樣?
“和諧號”動車組列車停靠在鄭州東站。
【高鐵】河南的高鐵網將越織越密
后面的藍圖,《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河南省“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中長期鐵路發展規劃》已描繪得清晰 。
其中,《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規劃期為 2016年~2020年,遠期展望到2025年;《中長期鐵路發展規劃》規劃期為 2016-2025 年,遠期展望到 2030 年。
《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顯示,除”米“字形高鐵外,規劃期內還將建成曲(阜)菏(澤)蘭(考)鐵路; 加快推進(北)京九(龍)高鐵建設,研究寧(南京)西(安)高鐵、呼(和浩特)南(寧)高鐵豫西通道建設可行性。
《河南省“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中還提到,規劃期內規劃研究合(肥)西(安)、運(城)三(門峽)和呼(和浩特)南(寧)高鐵豫西通道等項目。
其中,曲(阜)菏(澤)蘭(考)鐵路,是日(照)蘭 高鐵(亦名魯南高鐵)的組成部分,分三段建設,其中菏澤至蘭考段最晚開工。2月19日,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印發《2021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顯示,菏澤至蘭考鐵路河南段為2021年續建項目,新建線路41.264公里,設計時速350Km/h。
京九高鐵也即京港高鐵,京雄商高鐵、商合杭高鐵商丘至阜陽段為其組成部分。河南涉及京港高鐵建設的有濮陽、商丘、信陽三個省轄市,對應著濮陽段、商丘段和阜陽至黃岡段。《2021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顯示,京港高鐵阜陽至黃岡段、京雄商高鐵雄安新區至商丘段將于今年開工。
呼(和浩特)南(寧)高鐵豫西通道途徑洛陽市、平頂山市、焦作市、汝州市,新建線路240公里,設計時速350Km/h。該項目為《2021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今年開工項目。至于寧(南京)西(安)高鐵、合(肥)西(安)高鐵、運(城)三(門峽)等高鐵項目各地都在不斷呼吁,積極對接。
從規劃上來看,河南的高鐵網無疑是越織越密,未來將形成以鄭州為中心,輻射洛陽、開封、平頂山、新鄉、焦作、許昌、漯河、濟源等8個中心城市的“半小時”核心圈,涵蓋安陽、鶴壁、濮陽、商丘、周口、信陽、駐馬店、南陽、三門峽等9個中心城市的“1小時”緊密圈。
河南鄭州夜幕下的鄭州東站
【城鐵】四通八達的城際鐵路網呼之欲出
《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顯示,規劃期內將建成鄭州南至登封至洛陽、焦作至濟源至洛陽城際和鄭 (州)開(封)城際延長線;有序建設新鄉至焦作城際鐵路,規劃研究建設鄭州南至開封、開封至新鄉、鄭(州)焦(作)城際云臺山支線、洛陽至平頂山至漯河至周口至商丘等城際鐵路。
《河南省“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中也提到,規劃期內要加快推進鄭州南站至登封至洛陽、焦作至濟源至洛陽、鄭(州)開(封)城際延長線等城際鐵路建設;建設蘭考至菏澤、鄭(州)焦(作)城際云臺山支線、新鄉至焦作城際鐵路;規劃研究鄭州南站至開封、開封至新鄉、開封至蘭考、洛陽至平頂山至漯河至周口等城際鐵路。
《中共河南省委關于制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構建便捷暢通的綜合交通體系,建設鄭州國際交通門戶樞紐和洛陽、商丘、南陽全國性交通樞紐,加快米字形高鐵向多中心網絡化發展,實施鄭州機場三期、呼南高鐵焦作至平頂山段、平漯周高鐵等重大工程,推進都市圈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建設。
根據《中長期鐵路發展規劃》,到2030年,現代化的高速鐵路網將基本連接省會城市和其他50萬以上人口大中城市,實現相鄰大中城市1~4小時交通圈,城市群內0.5~2小時交通圈。
從規劃來看,河南省城際鐵路項目很多,主要以鄭州為中心,呈一個環狀。眾多的城際鐵路項目建成后,將強化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洛陽副中心城市引領和帶動作用,提升城市群綜合實力,成為與長江中游城市群南北呼應、共同帶動中部地區崛起的核心增長區域和支撐全國經濟發展的新空間。
【普鐵】高鐵無法覆蓋的地區,由普鐵填補空白
高鐵主要承擔國家級戰略通道和中心城市的聯通功能,而普速干線鐵路是對高鐵的補充,既能滿足中小城市融入大城市群所需的必要交通條件,又可以減少中小城市因客流低因素帶來的財務危機,也是我國鐵路建設規劃的重要方向。
《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顯示,規劃期內將干線鐵路將建成蒙西至華中、三門峽經禹州至江蘇沿海港口鐵路,推進運城至三門峽鐵 路、邢臺至和順鐵路、菏澤至沛縣鐵路、隴海鐵路三門峽段改線等鐵路建設、焦柳鐵路擴能 改造,啟動邢臺—黃驊港復線項目前期工作。
地方鐵路方面,將穩步推進鄧州至南陽至駐馬店至阜陽等鐵路建設,規劃建設邯鄲至濮陽至潢川、月山至桐柏至隨州、濟源至運城、鶴壁至晉城、伊川至嵩縣至欒川至西峽、鄭州至新鄉至南太行鐵路、南陽至周口至商丘鐵路。
《河南省“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中提到,規劃期內區域鐵路方面規劃期內建設開封經商丘至永城鐵路,啟動登封、范辛等地方鐵路升級改造。支持鄭州、安陽、新鄉、鶴壁等有條件的省轄市規劃建設市域(郊)鐵路,建設安陽至林州、鄭州經新鄉至南太行市域(郊)鐵路(與鄭濟鐵路合建跨黃河大橋,與鄭州城市快軌R3線銜接)。
【聲音】樞紐經濟是中原城市群發展的最大優勢
“鄭州早期就是被火車拉來的城市,它就是因為火車而生,因為火車而長,因為火車而發展。”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長、研究員,省政府參事,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張占倉這樣評價鐵路對鄭州發展所做的貢獻。
張占倉認為,20 世紀初,京漢鐵路與汴洛鐵路建成通車以后,鄭州就成為一個在當時有重要影響的鐵路樞紐,樞紐經濟開始起步。到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鄭州成為亞洲最大的鐵路貨運樞紐和全國最繁忙的鐵路客運樞紐,樞紐經濟的地位在全國上升到有重大影響的水平,成就了早期的鄭州樞紐經濟。
鄭州北編組站。
高鐵時代,樞紐經濟無疑是將鄭州的輻射范圍迅速擴大到河南全省范圍。
張占倉說:“高鐵將城市的覆蓋面、調動生產要素的能力、資源配置效率、尤其是人口流動的效率提高以后,對交通敏感的經濟的新業態,都會從各個區域迅速向省會城市集中,省會城市經濟總量提高也帶動全省經濟總量提高。”
從目前規劃來看,河南”米“字形高鐵網畫完,接下來就是要大力建設以鄭州為中心的開封、洛陽、焦作、許昌、新鄉等城市群之間的城際鐵路。這將給中原城市群帶來怎樣的經濟活力呢?
“各個城市的發展都會有自己的定位,都會有自己的特點,都會有自己的特色,都會有自己的主導產業。但是,目前這些城市對大宗客流、大宗貨物運輸的依賴性仍然最強,這也是中原城市群發展的著力點。”
張占倉認為,鐵路本身也是立體的交通,它包括遠程鐵路,高鐵、城鐵、普鐵和地鐵。除了信息依托網絡設施之外,所有生產要素的流通對交通設施有很強的依賴。
未來的交通會是多種交通形式相互補充,這就是國家現在推出的立體交通網絡規劃。只要把鄭州以及周邊城市交通設施建設得更好,種類更豐富,立體的相互聯系程度更方便,在市場本身的優化配置作用下,各種生產要素自然會選擇在最優配置的區域落地。
(編輯:劉夢鴿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