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吉晨 丁凱迅
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瑣事雜事常常“環繞”在他身邊,但百姓的一句感謝、一聲問候就成為他堅守一線的力量源泉。
回顧自己十余載的社區工作,他不禁感慨:“作為一名社區民警,不僅是要細心,更需要常年堅守崗位的耐心、為民服務的真心”。如今角色轉換再啟新程,不變的依舊是他昂揚的斗志。
他就是38歲的平頂山市公安局衛東分局申樓派出所所長楊紅來。入警以來,榮立個人“三等功”4次,先后被省廳、市局評為“河南省優秀警務室民警”,“十佳社區民警”等。
從一名初來社區的“門外漢”,到社區群眾的貼心人;從一開始連實有人口都搞不清,到管理服務井然有序;從當初不知道如何與群眾交流,到現在與群眾“打”成一片,成為轄區的“一份子”,楊紅來付出了太多的艱辛與努力。
有一次,轄區居民陳大爺專門找到楊紅來,向他痛訴自己的兒子“不孝”。經了解,事情卻發生反轉,老人的兒子放棄自己的生活,常年守候在父母身邊伺候他們起居。但時間一長,一些牢騷難免讓年邁的父親敏感起來。
【群眾安危
楊紅來擔任社區民警期間,他負責的轄區主要由礦區、農村、社區組成,地形及人員組成較為復雜,時有發生的治安案件讓這里的群眾不得不提高防備。
為增強他們的安全感,有效預防各類案件發生,楊紅來與辦事處有關同志專門制定了詳細的巡邏計劃,并成立專職巡邏隊和義務巡邏隊。
但過大的轄區面積又讓他頭疼起來。
他的腳步遍布轄區,一條條街道和背街小巷,各個區域的進出口都成了他關注的對象。在他的奔走呼吁下,轄區大部分主要道路、老舊小區及進出口要道等都裝上了監控。此后,各類治安案件發案下降明顯,獲得了轄區居民的高度好評。
【扎根基層再啟程 初心不改勇作為】
警務機制改革后,楊紅來任申樓派出所所長,在這片熟悉的區域里,他開始奮力書寫為民服務的新篇章。
在楊紅來的積極協調下,剛剛成立的申樓派出所快速走上正軌,以創建“五零”村居、“楓橋式”派出所為目標,不斷加強與轄區企業及社區的聯系。
擔任派出所所長后的楊紅來更加忙碌,每天要在轄區大街小巷奔波,相貌比實際年齡要大不少,有人問他:“這樣忙,是為了啥?”
按照“有警處警,無警巡邏”的工作要求,各項公安業務順利開展,扶危救困,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全力保障轄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編輯: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