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郭營戰
一個青石鍛造的圓形豬槽,旁邊堆著一塊造型奇特的山石,白色的墻壁映襯著一匹高大健壯的紅色駿馬;一位老農端坐在鐵凳上,身后是青青翠竹,一只肥碩的山羊拴在墻壁的鐵橛上,旁邊敞開的畜舍內,小豬小羊悠閑自在;一株剛剛吐綠的家槐,掩映著一處農家小院,門前搭放著兩大串金黃的玉米,狗兒在忠實地守衛門戶,雞子在悠閑地散步……

走進汝州市陵頭鎮朱溝村,一幅幅真實再現鄉村生活的3D高清大圖,與周圍整潔的豫西特色民居銜接得天衣無縫,如果不仔細觀察,很難分辨出美圖與民居的界限,帶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震撼美,讓人不由自主陶醉于亦真亦幻的山村景色。
“鄉村振興沒有捷徑可走,朱溝村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要在做好‘五個銜接好’的基礎上,還必須著力打造‘五個有’,才能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讓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路,去年以來我們致力于打造‘五美’朱溝,讓老百姓天天生活在畫中。”省派第一書記張志勇說。

力求“發展美”,打造“有產業”的新朱溝。以體驗農業為特色,促進“田園農業+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推動農旅融合、一二三產業互動。依托合作社流轉土地,建設適合嶺地的農作物示范區,完善農耕道路,打造田園意境。
力求“功能美”,打造“有特色”的新朱溝。以恢復窯洞、建設仿古文化墻、驛站、民俗游園、修建水塘等為主攻點,改善村莊缺乏給排水系統的現狀,在主要道路下鋪設污水管網,實現全村分散式污水處理,雨污分流管網的埋設;以村莊無線網絡全覆蓋為目標,保障電商、旅游、物流等電信網絡建設要求;在村口、公共活動場地周邊、田園農業體驗地、村民綜合服務中心等處配套合理的環衛設施;整理村莊電力電路,主干道弱電和部分強電地埋,對外圍桿線順墻整理。

力求“生態美”,打造“有顏值”的新朱溝。從“外在綠”與“內在綠”的有機統一入手,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提高森林覆蓋率,打造山上名副其實的綠色世界、天然氧吧。聚焦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打造“內在綠”,推行生物低殘留農藥、垃圾綜合收集治理。
力求“服務美”,打造“有鄉愁”的新朱溝。結合村莊改造,保護舊址遺址和老樹老房,鼓勵村民將自家院落改為農家樂、民宿,帶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鼓勵村民入駐回鄉就業,改善村莊空心化現象。通過新建和改造一批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綜合村部、鄉村創業中心、民宿、農家樂及公益性公墓等的公共設施,讓廣大村民共享創建成果。

力求“特色美”,打造“有活力”的新朱溝。依托自然人文資源豐富、能工巧匠眾多的優勢,鼓勵村民踴躍投身特色種養、農產品精深加工、傳統工藝生產、文化創意設計等領域,激活鄉村“雙創”活力、激發群眾“雙創”熱情。(編輯 呂瑞天 劉夢鴿)
一個青石鍛造的圓形豬槽,旁邊堆著一塊造型奇特的山石,白色的墻壁映襯著一匹高大健壯的紅色駿馬;一位老農端坐在鐵凳上,身后是青青翠竹,一只肥碩的山羊拴在墻壁的鐵橛上,旁邊敞開的畜舍內,小豬小羊悠閑自在;一株剛剛吐綠的家槐,掩映著一處農家小院,門前搭放著兩大串金黃的玉米,狗兒在忠實地守衛門戶,雞子在悠閑地散步……
走進汝州市陵頭鎮朱溝村,一幅幅真實再現鄉村生活的3D高清大圖,與周圍整潔的豫西特色民居銜接得天衣無縫,如果不仔細觀察,很難分辨出美圖與民居的界限,帶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震撼美,讓人不由自主陶醉于亦真亦幻的山村景色。
“鄉村振興沒有捷徑可走,朱溝村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要在做好‘五個銜接好’的基礎上,還必須著力打造‘五個有’,才能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讓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路,去年以來我們致力于打造‘五美’朱溝,讓老百姓天天生活在畫中。”省派第一書記張志勇說。
力求“發展美”,打造“有產業”的新朱溝。以體驗農業為特色,促進“田園農業+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推動農旅融合、一二三產業互動。依托合作社流轉土地,建設適合嶺地的農作物示范區,完善農耕道路,打造田園意境。
力求“功能美”,打造“有特色”的新朱溝。以恢復窯洞、建設仿古文化墻、驛站、民俗游園、修建水塘等為主攻點,改善村莊缺乏給排水系統的現狀,在主要道路下鋪設污水管網,實現全村分散式污水處理,雨污分流管網的埋設;以村莊無線網絡全覆蓋為目標,保障電商、旅游、物流等電信網絡建設要求;在村口、公共活動場地周邊、田園農業體驗地、村民綜合服務中心等處配套合理的環衛設施;整理村莊電力電路,主干道弱電和部分強電地埋,對外圍桿線順墻整理。
力求“生態美”,打造“有顏值”的新朱溝。從“外在綠”與“內在綠”的有機統一入手,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提高森林覆蓋率,打造山上名副其實的綠色世界、天然氧吧。聚焦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打造“內在綠”,推行生物低殘留農藥、垃圾綜合收集治理。
力求“服務美”,打造“有鄉愁”的新朱溝。結合村莊改造,保護舊址遺址和老樹老房,鼓勵村民將自家院落改為農家樂、民宿,帶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鼓勵村民入駐回鄉就業,改善村莊空心化現象。通過新建和改造一批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綜合村部、鄉村創業中心、民宿、農家樂及公益性公墓等的公共設施,讓廣大村民共享創建成果。
力求“特色美”,打造“有活力”的新朱溝。依托自然人文資源豐富、能工巧匠眾多的優勢,鼓勵村民踴躍投身特色種養、農產品精深加工、傳統工藝生產、文化創意設計等領域,激活鄉村“雙創”活力、激發群眾“雙創”熱情。(編輯 呂瑞天 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