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左文峰
有思路、干勁足,遇事總愛通過角色轉換等化解矛盾、解決難題。他就是34歲的常賽,現任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公安局郭灘派出所指導員。
“只有站在當事人的立場去考慮問題,事情才有圓滿解決的基礎。”從警十年一直堅守在鄉村一線的常賽,先后破獲各類案件300余起,排查化解各類矛盾200余起,挽回群眾損失200余萬元。
化身“食客” 倆攤主握手言和
“沒想到民警竟然為了我們的事,三番五次關心引導,比親人還親,那我還有啥不信任的。”面對化身“食客”的常賽,“鐵石心腸”的劉某態度開始了轉變。
2014年6月份,因同時經營面筋生意的瑣事糾紛,倆攤主武某和劉某發生爭執,繼而發生廝打,導致劉某受傷,從此結下怨仇。事后,劉某拒絕調解,表示只要見到武某就給他點“顏色”。此時,已經心生悔意的武某見不能和解,又怕見面發生更大糾紛,不得不遠走他鄉。其間,武某家人、村組干部等經過了多次調解,但均吃了閉門羹。
常賽在走訪中了解情況后,認為只有站再劉某的立場去考慮問題,才能解決問題,促使雙方逐漸回歸正常的生產生活軌道,于是化身“吃客”,三番五次來到劉某的面筋攤購買面筋。
熟絡后,常賽站在劉某的角度上,表示農村人都愛“面子”,復仇武某掙回“面子”不失為一種選擇,但是復仇之后,被法律制裁、經營受損、影響下一代生活等方面又將拖累一家人的生活,旁敲側擊地引導其正視和武某的糾紛,爭取早日解決。看到民警都如此“上心”,劉某的心態開始了微妙的轉變。
此后,常賽及時和武某家人保持溝通,從人情、法理等方面引導武某積極承擔責任。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劉某和武某家屬達成一致協議,握手言和,徹底化解了這起糾紛。
“只有站在當事人的立場上,從‘面子’和‘里子’兩方面疏導,才能有效解決群眾的各類矛盾糾紛。”從警以來,常賽一直排查化解群眾之間的矛盾糾紛,促使轄區內故意傷害等案件發案率大幅下降。
(圖為常賽為受騙群眾挽回損失)
“貼身”布防,滿足群眾平安需求
“常賽真是親人吶,不然我這一輩子的血汗錢就沒了,以后怎么生活呀。”案發不到12小時就拿回被騙的近萬元,老人潘某不住地感慨。
2019年12月13日,常賽接到轄區群眾報警,稱獨居老人潘某被兩名嫌疑人以“算命”為名實施詐騙,全部的9000余元養老錢被騙。事不宜遲,常賽在趕往事發現場的同時,立即詳細詢問嫌疑人的身份特征和交通工具信息,迅速組織案發附近交通要道上的治安積極分子進行協助查控。
在接到報警不到二十分鐘,附近的十余名治安積極分子已經堵住了案發地附近的所有交通路口,成功將兩名嫌疑人包圍。嫌疑人郭某和張某到案后,如實供述其因手頭拮據,就以“算命”為幌子詐騙農村老人的犯罪事實。此后,常賽順線追蹤,成功帶破詐騙案件7起,追回贓款6萬元。事后,常賽當即返還了老人的被騙款,讓坐臥不安的老人吃了“定心丸”。
這是常賽建立鄉村打防模式的成功實踐。因發生在農村的案件作案時間突然、道路分散、距離派出所較遠等原因,成為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痛點和打擊現行涉農犯罪的難點。為此,常賽在充分聽取群眾呼聲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村組干部、治安積極分子等“鄰里守望”力量,并在道路交通要道、重點位置等發展治安積極分子,構建以民警為主,村組干部、鄉村主干道路治安積極分子為輔,縱向和橫向連接呼應的打防管控聯動新模式,為快速打擊農村現行違法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統計,常賽破獲現行涉農案件330余起,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400余名,挽回群眾損失200余萬元。
刨根問底,端掉電信詐騙平臺
“作為電信網絡詐騙等新型犯罪,只有刨根問底、全鏈條打擊,才能守護群眾財產安全。”近年來,隨著電信詐騙案件向農村蔓延的趨勢,常賽主動學習偵破技巧和法律適用,最大限度地做到“案不漏人、人不漏罪”。
2021年7月,居民王某在網友的推薦下,點擊下載了可以“低投入、高回報、無風險”的APP,并進行了網絡投資。在投資少、收益高的連續試探后,王某徹底放下了戒備,“投資”10萬余元后被騙。
由于電信詐騙系非接觸性犯罪,偵辦難度大,常賽主動通過網絡等各種方式學習,并向有經驗的民警請教,日夜鉆研,尋找破案技巧和偵辦方法。經過研判,常賽發現嫌疑人精心包裝成投資理財人員,在騙取受害人錢財后,立即將涉案資金轉移到其他銀行賬戶。此后,常賽及時調整研判思路,從賬戶的最末端發起收網,抓獲了7名涉嫌“洗錢”的犯罪嫌疑人。
此時,面對平臺主要運維人員均未到案的情況下,常賽深入研判案件細節,通過資金流向歷經十余天抽絲剝繭的研判,發現該案的主要犯罪團伙分布在福建等地,于是輾轉福建、江西、廣西、廣東、浙江等地,累計奔襲2萬余公里,再次抓獲犯罪嫌疑人29名犯罪嫌疑人,查扣涉案銀行賬戶80余個,搗毀為境外提供銀行賬戶的團伙3個,徹底摧毀了該電信詐騙網絡鏈條,并追回了王某損失。
正是這種刨根問底的勁頭兒,常賽一直尋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讓轄區平安無難事。
編輯:李英旋 熊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