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肖風偉 通訊員 祁雨欣 楊緒偉 黃秋洋
收拾整潔的農家小院,粉刷一新的圍墻護欄,迎風綻放的杏花櫻花,規劃建設的別致游園······3月14日,春和景明,沿著寬闊干凈的通村道路,走進信陽市商城縣李集鄉余圍孜村,宛如走進了一幅恬靜的鄉村畫卷。
“以前這里荒草叢生、污水橫流、垃圾成堆,現在全都變得干干凈凈,還種上了花草樹木,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建起了休閑公園和籃球場,變化真是太大了!”今昔對比,余圍孜村下石塘組群眾曹啟友贊不絕口。
對于人居環境的“舊貌換新顏”,余圍孜村黨支部副書記蔣仁超表示,該村結合“空心村”整治、“四好農村路”建設等工作,集中治理“六亂”、開展“六清”,完善社區服務設施,讓人居環境整治成果惠及到千家萬戶。“群眾都很支持,紛紛自發捐資,目前已籌措人居環境綠化、美化、亮化資金近20萬元。”蔣仁超說。
群眾對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支持,來自于該鄉深入的宣傳引導。據了解,該鄉緊抓春節期間人員集中返鄉時機,廣泛開展“文明衛生戶”“五美庭院”等評選活動,教育群眾摒棄陳規陋習,培養文明衛生習慣,倡議“小手拉大手”共同建設美麗家園,出動宣傳車200余次、轉發宣傳信息300余條、印制宣傳單5000余份,干部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主動性空前高漲。
“我們不搞一刀切,而是依據村莊既有資源稟賦,因地制宜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村莊變美了,生活也更方便了,群眾的幸福感也提升了。”李集鄉人大主席劉明莉說,該鄉依托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特色資源,堅持建設與保護并重,打造了卜店、韓樓等5村11景,形成了一批“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美麗村莊示范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