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郭營戰 梁亞波
做布、裁片、定型、包花,經過四道工序后,一朵鮮嫩嬌艷、散發著淡淡芳香的“玫瑰花”,就頃刻“綻放”在眾人面前……
3月26日上午,平頂山市汝州市溫泉鎮側崆莊村的一處車間內,10余名女工正忙著將花瓣制成花朵,只見長長的工作臺上,堆滿了密密匝匝的花瓣,旁邊的空地上,擺放著40余箱包裝好的“玫瑰花”,整個車間宛若一片花的海洋。
“經過3個月的試生產,現在村民們的技術都已經成熟,日產量達到5萬余朵,產品主要銷往浙江義烏小商品批發城和山東等地。”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曉峰笑著說。
王曉峰告訴記者,這個瑰花加工車間是去年10月才投產的,由村干部共同籌資近60萬元,作為村集體經濟項目整體打包運營。
“制作玫瑰花花瓣的原料全部是環保化妝品、洗滌用品,制作出來的花瓣經過沖壓定型后,具有不易變形、不褪色、長期擺放的特點,還可以當做香皂使用,兼顧觀賞性和實用性,市場前景很好!”
記者看到,20多平方米的車間內,放在操作臺上的9臺沖壓設備,每臺機器平均2秒鐘定型一片花瓣,將近20名工人在不同的工序上緊張地忙碌著。
“在這兒實行計件工資制,加工一朵玫瑰花的加工費是4分錢,我一天就可以加工1000多朵,離家又近,干著真不賴!”正在包花的村民秦愛芳說。
由于玫瑰花制作工藝簡單,上手比較快,目前,除了本村30余名留守婦女在車間務工外,還吸納了周邊村莊40余名村民在家里做不同的工序。
“下一步,我們準備再增加兩道工序,由單一生產花朵增加為包裝成整束的玫瑰花,同時開發更多的玫瑰花裝飾品花樣,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對手工玫瑰花的前景,王曉峰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