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訊(記者 孫超 通訊員 馬路 杜龍)“我們保潔員對分包路段衛生狀況負有第一責任,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干的好與壞群眾會來評議。”4月17日,在平頂山市魯山縣倉頭鄉潘窯村,黨員群眾圍坐在會議桌前,正就如何常態化維護好村里環境衛生展開熱烈討論。
今年以來,魯山縣倉頭鄉按照“治理六亂、開展六清、實現五起來”工作總要求,以三月份為一個時間段,對全鄉人居環境分步驟進行整治提升。通過積極探索,創新舉措,提出“導”“治”結合的工作方法,力保治理成效,實現長期長效。
在“導”上用力。為根治農村環境“前腳治、后腳亂”困境,該鄉把人居環境與文明創建工作有益結合,面向群眾開展宣教活動。形式多樣,內容通俗,累計張貼橫幅200余條,粉刷墻體標語80多條,出動宣傳車2輛,造氛圍,糾陋習,做動員。300余名黨員干部帶頭做榜樣、做示范,引導群眾爭做環境治理參與者、維護者、監督者,匯起整治合力。
在“治”上出招。該鄉以路域整治為突破口,先行治理,明確村室周邊、村主干道、廣場、學校、衛生室、河道、坑塘、溝渠等為重點區域,開展“六清”、治理“六亂”。通過先凈帶后凈,點面結合,連點成線,以線帶面,由面及里,全域鋪開。將人居環境常態維護提升網格化,村里公益崗位、保潔員分包路段,掛牌公示、壓實責任、接受監督,建立“周評比、月總結、季評議”機制,探索出農村人居環境常態保潔的“好做法”“金點子”。
自今年1月份以來,該鄉堅持科學規劃,保留傳統,突出特色,累計拆除殘垣斷壁68處,建成主題游園6個、“一場四園”8個、菜園圍擋63處,粉刷美化墻體420多處;有效清理雜物380余堆,治理河道22公里,栽種綠化樹木20000余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