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袁松柳 楊紅偉
4月18日,走進平頂山市寶豐縣周莊鎮馬川新村的珍稀菌產業園,道路筆直通暢,處處綠意盎然。一筐筐新鮮采摘的羊肚菌、滑子菇、大球蓋菇、白玉菇正在進行篩選包裝,源源不斷運往省內外。
馬川新村,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安置試點村。如何讓移民群眾“穩得住、能發展、快致富”?
近幾年,寶豐縣委、縣政府把珍稀菌產業作為移民村的主導產業,強化黨建融合理念,成立由縣主要領導牽頭的黨建聯合體,將行業部門負責人,涉及珍稀菌種植的鄉村兩級帶頭人、種植大戶等納入。
在這個黨建聯合體中,該縣農科所認領了技術服務這張清單,通過各種方式聚合珍稀菌研究的院士專家和鄉土人才,為融合體提供技術指導。
“我縣通過成立寶豐珍稀菌研究院、出臺珍稀菌產業發展獎補辦法、設立500萬元珍稀菌產業發展資金等多種創新舉措,助力珍稀菌產業發展。”該縣農科所黨組書記、所長馬國留介紹。
今年以來,寶豐縣積極探索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路徑,主動“思維破冰”,創新求變、轉換思路,以“融合賦能”黨建新思維構建引領鄉村振興新格局。
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33個黨建聯合體,構建了跨區域、跨層級、跨行業、跨產業的‘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組織體系,這些聯合體已成為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建設的重要抓手,讓產業更旺、鄉村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