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前后種瓜點豆。連日來,駐馬店市正陽縣南部的皮店、大林等鄉鎮村民抓住谷雨前后氣溫適宜育秧移苗的好時機忙碌起來。
4月19日,在大林鎮的葉廟、湯廟等村的水田里,不少村民們正在抽水、施肥、犁耙整田。4月25日,皮店鄉小集村的一塊水田里,四五個村民正低著頭彎著腰靈活的挪動身體,把手中剛從大棚里取出的秧苗移栽到水田里,手起苗落,像蜻蜓點水輕盈快捷,場景甚是好看。
正陽縣地處淮北岸,南部的陡溝、大林等鄉鎮緊靠淮河,水資源豐富,很早就有插秧種稻的習慣。近年來該縣大力推廣優質水稻種植及機械化插秧收割,水稻產量、質量、效益大大提升,農民種植水稻的積極性得到提高,年種植量30萬畝,成了駐馬店市的水稻主產縣,有著掏錢難買正陽縣,一半大米一半面和小江南之雅稱。
為打造水稻種植與水產養殖、水稻文化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立體模式,日前該縣投資巨款修建的淮河水引水渠、蓄水池正在建設中,發展興建泥鰍、水蝦等水產養殖場、戶10多家,水稻田園風景畫工作正在儲備中。
要想插好秧育秧苗是關鍵。據村民介紹,谷雨時節氣溫回升,正是水稻育秧苗、移栽秧苗的最佳時機,尤其是機器插秧對秧苗的質量要求高,所以每到谷雨前后我們這里就非常忙。
如今放眼望去,水田里一群群忙碌的育秧人構成一幅幅美麗的春色圖,把正陽縣這個“小江南”裝扮得更加靚麗。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 闕楠 通訊員 李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