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份以來,南陽市臥龍區國家級非遺項目南陽烙畫傳承人李哲帶隊走進臥龍區蒲山中學、社旗留守兒童學校等地現場傳授烙畫技藝,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培養青少年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水平和保護意識。
(圖為非遺進萬家,尋找村寶活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信息資源,也是歷史的真實見證。臥龍區深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著力在健全保護體系、完善政策法規、強化隊伍建設、促進廣泛傳播等方面下功夫,推動非遺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圖為國家級非遺項目烙畫 《牡丹》)
臥龍區加大非遺項目和非遺傳承人的申請和非遺保護傳承經費投入,積極開展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項目和傳承人補助資金申報工作,認真組織開展區級非遺項目的申報工作,目前臥龍區已經公布了5批區級非遺項目。在傳承保護上,臥龍區定期開辦非遺項目培訓、非遺節目展演、戲劇曲藝交流。通過拜師學藝、外出培訓學習等方式,培養出了一批年輕的非遺傳承人。
(圖為臥龍區國家級非遺項目 三弦書)
該區廣泛開展宣傳展示活動,組織開展了“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特色非遺項目展演、剪紙作品展等,全面展示該區非遺風采,讓廣大群眾能夠近距離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積極借助微信、微視頻、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推出特色線上活動,讓更多的人認識非遺、了解非遺。深入推進非遺進景區工作,該區創新非遺進景區形式,鼓勵和扶持有條件的景區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吃、住、行、游、購、娛各環節,植入形式多樣的非遺展陳、展示、展演、體驗活動,讓游客在景區內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遺活態魅力。
(圖為臥龍區市級非遺項目 剪紙公益培訓)
目前臥龍區有國家級非遺項目2個,省級非遺項目有2個,市級和區級非遺項目140多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個,省級非遺傳承人3個,市級和區級非遺傳承人16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