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丁連營 通訊員何煒 司雅偉
自全市小城鎮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清臟治亂拆違增綠”集中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建安區堅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在全區創新開展“三捐三包三評三宣傳”活動,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釋放群眾最大動能,切實讓群眾當主角,在全區掀起了一場“全民行動”的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組織“三捐”活動
為了破解人居環境整治資金、人力、物資等瓶頸問題,建安區在加大區財政投入的基礎上,各村(社區)動員社會知名人士、在外務工人員、村(社區)群眾捐錢、捐物、捐工,補充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存在的資金、物資、勞動力等缺口,修繕與維護村莊(社區)基礎設施,合力開展荒坑、荒院、荒片、荒溝整治,提升村莊(社區)凈化、綠化、美化效果。同時,各村(社區)由聯村干部、黨員、退休教師、入黨積極分子、志愿者組成環保志愿小分隊,深入到入村(社區)道路沿線、房前屋后、田園、林區,由表及里徹底清理垃圾、雜物、堆物、雜草,集中開展環境整治行動。其中,桂村鄉12個村莊開展“三捐”活動,籌集資金260萬元,14個村莊實施“5分錢”工程,籌集資金25萬元。小召鄉北寨社區通過開展“三捐”活動,籌集資金一萬多元,段墓社區捐助四盞太陽能路燈,全鄉16個社區黨員干部全部組織了義務捐工。同時,區委組織部、宣傳部發動干部職工為分包鄉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捐錢,共籌集資金1萬余元。
落實“三包”責任
建安區所有商戶、住戶、企業落實門前環境治理責任,包門前衛生清潔、包門前綠化美觀、包門前秩序整齊,自家門前衛生自家清理保持,發動群眾主動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營造“我的門前我來管”的整治氛圍。
開展“三評”活動
建安區各村(社區)兩委組織干部、黨員代表、巾幗志愿服務隊、村民(社區居民)代表組成評選小組,定期開展“美麗街巷、美麗村組、美麗庭院”評選活動,依據評比結果,授予美麗街巷(村組)紅旗、美麗庭院牌子,每評比一次調整一次,以正面激勵的方式,增強群眾的獲得感,讓群眾在思想上實現從“站著看”到“動手干”、從“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的轉變。目前,全區共評選“五美庭院”20000多戶,組建巾幗志愿隊381支,共有隊員7620人。
開展“三宣傳”
建安區利用村莊(社區)大喇叭、村莊(社區)微信群、村(社區)內張榜公布等方式,表揚先進農戶(居民)、播報先進經驗、通報公示“臟亂差”戶,增強群眾的責任心、榮譽感,激發廣大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熱情,形成“干部帶頭、村村爭先、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推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上水平。
自從建安區人居環境整治集中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全區共開展進村入戶宣傳教育700余場次,發放宣傳冊20000余冊(張),利用農村“小喇叭”宣傳10000余次,形成了人居環境整治宣傳良好態勢,持續掀起人居環境整治高潮。
下一步,建安區將持續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宣傳活動,在全區形成濃厚的人居環境整治輿論氛圍,持續激發全區黨員干部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熱情,努力創造“和諧建安”、“美麗建安”、“幸福建安”,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