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召開的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為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吹響了“沖鋒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根本出路在科技,全省農業科研院所該如何發揮優勢、強化協作、主動作為?
1月18日,在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研討會上,我省專家學者暢所欲言,熱議如何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之翼”。
適應新變化書寫新篇章
隨著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我省“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正發生深刻變化,科技工作又該做出怎樣的轉變?
“省農科院作為全省農業科技創新和服務‘三農’的排頭兵,必須緊緊圍繞我省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聚焦重大科技需求,加快調整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中國工程院院士、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說,當前,省農科院要做到“三個立足”和“兩個強化”。立足質量興農,以農業提質增效為導向,為農村產業興旺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立足綠色興農,以推行綠色發展方式為目標,為農村生態宜居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立足品牌強農,鞏固提升以“四優”為代表的一批優質農產品品牌,走出一條以科技提升品質、以品質鑄就品牌的發展路子。強化示范引領,以院地合作為載體,促進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圍快速轉移轉化;強化科技扶貧,提高產業扶貧的實效性,為農村穩定脫貧奔小康提供智力支持。
“當前,農村產業發展不斷催生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如‘田園綜合體’、農業特色小鎮、農業產業互聯網等。這些都是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結果,也是農村產業興旺的必然選擇。”省農科院農信所黨支部書記田建民認為,三產融合對科技支撐提出了新要求,傳統的農業科技已經不能適應三產融合發展需要,必須做出相應調整,從生產、加工、流通、產業融合模式、營銷方式創新、管理運行機制等各個方面,去適應新格局,支撐新格局,引領新格局。
科技協同發展“抱團”形成合力
“科技人員到了農村就像明星一樣受歡迎,從這就能看出農民對于科技的迫切需求。農村產業不發展或發展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技術、缺人才。”省委農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申延平說,要發揮科技對鄉村振興的促進作用,科技協同發展很重要,各級研究機構以及社會力量要“抱團”攻關、形成合力。
“科技創新是引領農村產業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實現鄉村振興,科技必須先振興。”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認為,這就要重視農村農業科技創新、投入、科學示范,做好服務,留住人才。比如在投入上,除了政府,還要想盡辦法引導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在人才方面,要“內外結合”,既有從外面引進的,更要重視當地人才的培養。
周口市農科院院長杜紀格認為,在農業推廣方面,要重視“上下聯動”,上聯科研院所、農業龍頭企業,下聯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打通關節,充分共享,讓良種良法快速“扎根土地”。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