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買的公寓,直到現在也沒網簽,也沒按當時簽的合同給我們返還租金。”元通雅居3號樓的業主鐘明(化名)最近很是郁悶。
2018年12月以來,鐘明與40多位業主多次到元通集團討要說法,均無負責人出面回應。
交易一年多依然未網簽,轉租不按約定返錢
2017年10月,鐘明購買了“中國中部紡織服裝品牌中心”項目(宣傳名為“元通雅居”)3號樓的一套公寓,與開發商“鄭州元通房地產有限公司”簽了協議書,并約定2018年6月進行網簽。
同時,在開發商的引導下,鐘明還簽訂了一份委托經營合同,將公寓委托給“鄭州元通商業管理有限公司”進行經營管理。合同約定,在三年內,鄭州元通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每半年向鐘明返還一次租金,租金標準為:第一年每月1000元,第二年每月1200元,第三年每月1400元。
鐘明說,到現在開發商也沒通知其網簽;約定好的租金,只返還了一次。鐘明聯系了同期購買元通雅居3號樓的其他業主,發現大家一樣,不僅沒網簽,租金也只收到了一次,有人甚至沒收到租金。
“70年產權、雙氣、現房,再加上元通這么大的公司,買房時覺得沒什么問題,現在感覺被騙了。”鐘明說,“我們希望元通集團負責人告訴我們,到底啥時候能網簽,租金能否正常返還?”
元通集團無正面回應,業主和租戶陷入兩難
2018年12月到2019年1月,元通雅居3號樓的業主們先后三次來到元通集團,但三次均無所獲。“接待我們的人做不了決定,當面擬的‘承諾書’也因領導不同意而不能加蓋公章。”
鐘明表示,如果近期元通集團仍無負責人出面解釋,業主們可能會采取措施要回房子。
2月25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與業主一同來到元通雅居3號樓。目前該樓四至七層均由“豆殼公寓”運營,有不少租客居住;七層以上有的樓層入口緊閉,有的正在裝修,也有公司在運營。
“豆殼公寓”工作人員見到記者也是滿腹委屈:“我們是通過正常程序租的,租金也按時打到對方賬戶上,中間出了什么問題并不了解。”
元通集團大門緊閉,售樓部已人去樓空
從元通雅居3號樓出來,河南商報記者與業主們一起來到了位于中州國際大飯店12層的元通集團,元通集團大門緊閉,多次敲門均無人回應;北邊的售樓部已人去樓空;撥打業主提供的負責人聯系方式也無人接聽。
隨后河南商報記者與業主們一起來到中原新區管委會,管委會工作人員表示,會將此事做好登記上報給領導,并聯系開發商,同時也建議業主走法律途徑。
2月26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再次嘗試聯系元通集團,對方稱無法提供房地產板塊相關負責人的聯系方式。
截至發稿,元通集團也未聯系記者解釋相關問題。后續如何,河南商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記者手記
元通是中原地區較有影響力的紡織品牌,近幾年涉足房地產開發業務。本土企業做大做強,我們自然鼎力支持,不少商戶和購房者紛紛而來。
但元通近段時間卻與維權緊密相連。
2018年七八月間,河南商報記者報道了國際醫藥港“變卦”成了燈飾城,商戶業主苦求開發商退“團購費”;現在又有公寓項目不網簽、不按時返租,業主和租客雙雙陷入泥沼。
之前還有人出面回應,并給出解決方案,雖最后沒有被商戶們采納;這一次卻大門緊閉、人去樓空。是之前維權怕了業主,開始學做鴕鳥嗎?
在業主一波又一波猛烈的攻勢下,元通集團遲早要出面,但到那時,將要面臨的必定是更加嚴峻的局面。
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鴕鳥心態要不得,元通集團還是早日出面為好。
記者:河南商報記者 閆夢園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河南商報